貧血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癥狀之一,臨床貧血的診斷主要通過檢測外周血血紅蛋白(Hb)水平來確定,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胸部CT平掃也可提示貧血的存在。
貧血診斷標準:
成年男性Hb<120g /L,成年女性( 非妊娠) Hb<110g /L。
貧血程度測量標準:
Hb水平( 90~120)g/L 為輕度貧血,女性為( 90~110)g/L;( 60~90)g/L 為中度貧血;( 30~60)g/L為重度貧血,低于30g/L為極重度貧血。
X線對物質的衰減差異產生了不同的CT值,血液中的含鐵血紅蛋白是影響心室密度CT值衰減的主要原因。一般液體的密度均低于肌肉,憑肉眼便可分辨。但是血液內由于存在血色素(含鐵血黃素)及其他物質,所以密度高于水。
心室的CT密度與血液中Hb的濃度呈密切的正相關,而室間隔由心肌纖維組織構成,在排除心內膜疾病的情況下,其密度較少發生改變。
在胸部CT平掃圖像上如果可以分辨出室間隔則提示有嚴重貧血的存在。
貧血程度與室隔差值存在相關性,血液Hb濃度的減低程度越嚴重,室間隔征越明顯,室隔差值越大。
CT平掃診斷貧血的最佳定量方法是左心室和室間隔之間的差值。
室隔差值 = 室間隔CT值 - 左心室CT值
在選擇ROI 時盡量選擇靠近室間隔的位置,減少乳頭肌的影響。
部分研究結論,供參考:
國人室間隔與左心室密度差>7HU時可診斷貧血。
室隔差值>5.5HU時診斷輕度貧血的敏感性較高,9.5~13.5HU時診斷中度貧血,>13.5HU時診斷重度貧血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。